初学者入门:FreeBSD系统的安装与优化_微软认证指导/技

对于许多电脑用户来说,freebsd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系统。本文将以freebsd 4.7 release为例,一步一步地带您安装一份完整的freebsd操作系统。

安装前的准备

freebsd对于系统的硬件适应能力比较强(相比linux可能稍差,特别是对于新的显示卡的支持;但对于服务器常用的硬件,包括scsi设备的支持是相当完善的)。ia平台的多数处理器,下至386,上至pentium-4及其兼容的cpu,都能够运行freebsd。

为了有效地安装、运行freebsd,我个人推荐安装freebsd的系统至少要有2gb的剩余硬盘空间,以及至少64mb内存。这样配置的电脑在今天是很容易找到的。考虑到freebsd一般都被配置作为服务器使用,上面的配置要求显然是很容易做到的。

对于服务器来说,双启动是不合适的(服务器往往要求持续、长时间工作,而切换操作系统无疑需要停止服务。此外,双启动的系统稳定性比较差,某个操作系统的崩溃很可能破坏另一个操作系统)。

freebsd支持和其他操作系统并存、并在开机时通过菜单选择使用的操作系统,但我个人非常反对以这种方式使用freebsd。

那么,让我来从头到尾地安装一台freebsd服务器,并说明freebsd的安装。为了安装freebsd,我准备了这样一台电脑:

cpu: pentium ii-233、内存64mb、硬盘(ide)6gb、ps/2键盘、鼠标、20x光驱、无软驱、realtek8139网卡(tp-link)。

上述配置在今天是很容易做到的。当然,就服务器而言,这个配置确实惨了点,不过freebsd在上面运行,并承担数据库、动态网页等服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首先是准备freebsd的安装盘。freebsd有许多种安装方式,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使用光盘安装;不过尽管如此,在没有软驱、光驱的计算机上也是可以通过bootp服务采用远程引导的方式来安装的。

考虑到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笔者曾经在一台没有软驱、光驱的计算机上成功安装过freebsd,但方法是将硬盘挂接在另一台计算机上,而不是通常的bootp),在此不介绍。

为了安装freebsd,我准备了一张空的cd-r。安装freebsd最少只需要2张1.44mb的空白软盘(其余文件使用ftp获得),而安装freebsd只需要第一张光盘就够了。除非你的计算机很慢,或无法接入internet,否则一般情况只需要下载第一张光盘的镜像。

由于网络中心的ftp上提供了freebsd 4.6全部四张光盘的镜像,以及4.6.2的前两张光盘,因此我直接下载并刻了后者的第一张光盘。

打开计算机,进入bios setup。在其中选择让计算机从光盘启动(这是关键步骤,虽然freebsd也可以从dos环境中启动安装过程,但那可能会有一些问题)、禁用一切用不到的设备,包括串口、并口、软驱控制器(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因为外围设备可能会向主机发送中断请求,而用不到的设备发送请求除了浪费cpu的时间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作用)。

freebsd安装光盘上的系统使用的是generic内核,这个内核可以适应绝大多数系统的情况。当然,正如他的名字“generic(通用)”,这也带来的较低的性能,例如,这个内核不能够发挥双cpu的能力,等等。

不过既然安装过程只会进行一次,我们也不必过分地在意它。安装光盘启动(对于软盘启动来说,是根据提示将两张软盘的内容全部加载到内存中)完成后,首先出现的是配置内核。

配置内核通常不是必需的,因为freebsd能够自动识别硬件。然而,如果你的硬件配置比较特殊(例如,有两块网卡,使用特殊的irq,比较古老,等等),那么可能需要手工配置一下内核。

对于绝大多数情况来说,只要删除那些用不到的设备,就能够正常完成freebsd的安装;如果你对于自己的硬件不熟悉,这一过程甚至可以跳过。

我个人比较喜欢删除不用的设备,于是选择visual方式,将不需要的设备统统删除。最后,按q保存配置,进入freebsd的安装程序sysinstall。 freebsd基本系统的安装

作为一个服务器管理员,经常性的服务器软件更新是必不可少的。freebsd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升级方式——cvsup,它可以从freebsd中央cvsup服务器,或某个cvsup镜像上获取freebsd的部分或全部源代码,而且,它只下载那些修改过的源代码,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版本(使用-stable可以提供较好的稳定性以及操作系统的最新特性,多数管理员都会选择这个;使用-release能够获得成熟产品的品质,尽管话是这样说,但实际上选择这一分支的人很少;使用-current的用户主要是参与freebsd开发的人员,这个分支包含了所有即将进入-stable分支的新特性,但不要指望这个分支能够提供必要的稳定性保证,也不要指望它能够带来很好的性能,但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首先在这个分支内修正的。本文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些)。

一旦最初的内核配置完成,它就会立即启动,并根据配置文件启动sysinstall(我们将看到一个标准的文字模式配置界面,这有点类似于早期visual basic for ms-dos编写的应用程序的界面。选择standard进入标准的freebsd安装过程。首先是对磁盘进行分区。

freebsd对于磁盘的管理和windows有比较大的差别。一个磁盘上通常有一个partition就够了,而一个partition又可以分成若干个slice,并加以标记(label)。实际上,freebsd的slice基本上可以等同于windows的磁盘分区,或卷的概念。

为了保证与freebsd共存的系统能够启动,默认情况下freebsd会保留一部分磁盘空间(64 cyl)。对于单一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来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分区时按shift+f可以选择不使用这个特性,不过这种情况下,除了彻底毁掉这套freebsd之外,恐怕就没有其他方法能够从这块硬盘上引导其他操作系统了。为了完全使用磁盘空间,我选择了不保留预留空间。

随后是在这个partition上创建slice。和linux的情况类似,freebsd也使用单独的交换区。这种设计可以避免碎片,也防止了对文件系统的影响,性能较好。通常情况下交换分区是内存的2-2.5倍,这足以应付日常的突发事件。

/var用于保存那些不在集群中共享的文件,/tmp用来保存临时文件,而/usr用来保存那些需要在集群中同步的文件。/就不用说了,它保存的是启动系统需要的文件。

通常给/分配的空间是128mb,/tmp和/var各256mb,剩下的都分给/usr。不过也有例外,如果打算做一个大型的邮件系统,则/var要大一些(通常邮件系统依赖/var来保存邮件)。当然,各个slice可以mount到不同的地方(例如,你可以把曾经的/usr变成/var),不过最开始配置好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当然,偷懒的方法也是有的。在没有slice,或没有完全配完slice的情况下按a,系统会给出一组(或对剩下的label)默认的配置。如果你打算单纯提供web+数据库这样的服务,完全可以直接接受这组配置。

从freebsd 4.x开始,ufs支持了一个叫做softupdates的技术。softupdates的主要设计目标是提高文件系统性能。除了/所在的slice之外,所有的ufs slice都应打开softupdates,这样对于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很有好处。(/虽然也是ufs slice,但打开softupdates会造成系统不稳定——freebsd文档如此警告,而笔者确实也吃过这个亏。不过,由于/的内容不需要经常变化,不打开softupdates和打开了softupdates几乎没有性能上的差别) 。softupdates可以随时通过tunefs(来打开或关闭。在label(程序中,打开softupdates的标志是文件系统显示为ufs+s。

之后是选择安装介质和要装的distribution。它提供了几组常见的情况。minium安装最小系统,包括一些基本的unix程序。developer包括了一些开发工具;x-developer和kernel-developer分别是x和内核开发人员用的。此外还有可选的ports,它可以帮助我们来安装应用程序。

我通常使用的是custom(定制安装),不安装源代码、ports(因为这些可以从cvsup同步得到最新的,安装一遍浪费时间),只安装xfree86(主要是为了运行cvsup,因为编译不需要x的cvsup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很多其他的东西,如php要用到的gd等等,需要xfree86的库文件的支持)、基本系统以及一部分库文件。当然,您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其他组件。

完成之后系统就开始安装了。注意,一旦安装开始,所有前面做的分区、建立文件系统等操作就结结实实地写到了硬盘上,再没有反悔的机会了。如果您的硬盘上包含重要数据,那么请在这之前备份。

根据计算机速度的不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1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在此过程中,除了光盘或硬盘出问题之外,基本上不会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按alt+f2可以切换到用于调试sysinstall(的控制台,alt+f4可以切换到一个命令行控制台,这些都是调试freebsd安装过程,或应付紧急情况的,通常用不到。

全部系统文件安装完成之后,sysinstall(会给出一个祝贺画面。同时,它也告诉你如何在以后运行sysinstall(进行其他操作,如配置等等。实际上,在freebsd中sysinstall(基本上相当于windows控制面板的作用。

随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配置网络、设置时区、显示字体、xwindow等等,并且创建新的用户(freebsd中的内建管理员叫做root,但由于它拥有一切特权,因此完全靠它来做日常工作有时会不太方便,笔者自己就曾不慎以root身分删除了modules,然后战战兢兢地重新编译内核)。

freebsd安装盘上还提供了一些packages。这些packages是预先遍一号的应用程序。对于一台拥有很好的internet连接的、速度足够快的机器来说,并不需要安装packages(kde和x除外,编译它们各需要花上一天一夜的功夫)。这台机器速度还称不上“足够快”,所以我安装了cvsup,它在devel中。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安装了freebsd的基本系统。由于freebsd基本系统中包括很多库文件,并且,这些库文件可能已经被发现存在问题,因此现在立刻安装应用程序或服务(如apache等等)是不合适的。此后我们将讲解freebsd的在线升级(cvsup)、应用程序的安装,以及优化。

Published At
Categories with 认证考试
Tagged with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