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改变生活(二)_微软认证指导/技巧与心得

小东的离去给了剩下的人极大震撼,每个人都后悔当初没有早早参加it培训。怀着一个类似的幻想,大家一下子都去参加了it培训。阿哲和蒋健都选了比较流行的微软认证,有事没事经常在一起切磋。室友们给他俩起了个绰号:微软认证双子星。

阿哲是从mcse学起,过了mcsd,再加网络证书,后来升级到了mcp。我真是佩服阿哲,他的英语底子非常差,但自从参加微软认证后,每天都捧着一本朗文字典,读原版教材居然读得津津有味。

阿哲手持mcp证书,毕业后在就职应聘时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被上海通用汽车录取,负责it网络管理,月薪也有6000多元,在寝室里引起轰动。我们毕业时寝室吃的"散伙饭"就是阿哲买的单。更让人吃惊的是蒋健,他只有一张mcse证书,但他是那种头脑灵活、参加it认证后懂得活学活用的人,而且他还比较喜欢钻研前沿技术领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蒋健靠着一张证书,获得了通用电气的青睐,被招去做毕业实习。按照蒋健的话说,他是"用一张it证书换了一个机遇"。

微软到学校来招人,全校500人应聘,第一轮面试后只留下30个,蒋健十分幸运地凭着ge公司的实习经历和一张ge主管的推荐信通过了考核。

微软的面试淘汰率很高。第二轮面试中主考官只提了一个问题,就是xml技术。无数计算机系的高手都不知道,惨遭淘汰,蒋健却凭着自己平时的积累侃侃而谈,一个人说了5分钟,主考官大为惊讶,很多前沿的内容他自己也不知道。面试一结束,主考官就送给蒋健一件微软员工才有的t恤,还叫蒋健不要去应聘其它公司,直接到微软上班就可以了。

一年后蒋健做了微软的客服主管,月薪五位数,也买了房子和车。在毕业后留在国内的同学中,蒋健的待遇和经历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两个另类就参it认证学习而言,寝室里有两个另类:一个是我,一个是乾乾。我们都不是单纯就技术领域来学习it,而是希望获得一个技术的背景,然后转型涉足更加广阔的空间

乾乾不是学理工科的,他是管理学院的,因为住宿床位不足,就挤到了我们寝室。他的特点在于能够十分明确地把it培训与自己的专业、职业设计结合起来。他认为今后it技术必然要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从而脱离单纯的coding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依现在来看,果然被他说中了。

他去考了思科的网络架构证书,考了两次,终于考出来了。拿着证书他先是去了一家小型的网络系统集成商那里打工,积累经验之后跳槽到了金蝶。据说他现在是做crm和erp的负责经理,项目动不动上千万。聚会时要找到他很困难,因为他是个"飞人"--一天到晚坐着飞机在全国各地出差。

我是寝室里唯一的一个双学士,既学自动化又学经济学。我当然希望将文理两科的优势充分融会贯通,因为我想做个企业家或者学者,不是程序员。

所以几经考虑,我选了sap r/3认证。我看中它综合性的it管理,兼容流程控制、财务、资源管理、生产日程、销售订单跟进、人力资源和应用服务发展等。学费很贵,但是我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只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假如我有在商业领域丰富的经验,我学sap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我的职业回报应该还算丰厚。还未毕业,我就加盟了易趣网,担任战略规划,"人小鬼大"地搞起了电子商务;然后我在it管理认证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写出了不少电子管理类的论文,发表在各大媒体和学术杂志上。2000年中央电视台召开"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时候,我还是网络业界推选的评委代表呢。

Published At
Categories with 认证考试
Tagged with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