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杀抢注域名风

域名原本只是互联网用户易于辨识、记忆的互联网地址,但由于其惟一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域名逐渐成为市场推广工具,并具备商业识别功能,域名由此而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成为商家乃至更多的利益竞争者竞逐的对象。一些组织和个人更是利用现行域名注册体系的缺陷,将他人的商标、商号等注册为域名,然后再销售给商标、商号所有人或其竞争对手;或者注册与他人商标、商号、域名等近似的域名,进行不正当竞争,各种手段不一而足。相关法律问题因此产生,域名争端也因此大量涌现。

2002年最为抢眼的域名纠纷案并不能使国内企业“扬眉吐气”。11月1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为肯德基国际控股公司、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美国宝洁等11家国际知名公司“夺回”了被国内企业恶意抢注的计算机网络域名。

法院经审理查明,几家国内被告公司从1998年开始,在并不享有任何权益的情况下,在中国互联网上不但陆续抢注了“kfc.com.cn”、“ups.com.cn”等,还曾抢注了包括“pepsi.com.cn”(百事可乐)、“cocacola.com.cn”(可口可乐)、“nike.com.cn”(耐克)等在内的一批与国际上知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域名。

对这种抢注行为,法院认为计算机网络域名在网络技术上具有惟一性,在网络商务这一特定环境下,也具有与商标标识功能相似的标识性,可以为域名的持有人带来一定的商业利益。因此,两家公司的行为在主观上的恶意是十分明显的,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侵害这些国际知名公司的商业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有关资料显示,自1998年8月至今,北京法院已受理了几十件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并都做出了比较公平合理的判决,对具有较长历史和较高知名度的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域名注册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给予了公平的保护。

编辑点评:让抢注者无功而返,这当然大快人心,这是传统世界里的权利在网络空间的合理延伸。另外,随着域名体系的多元化,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您想想,网上的街道多了,谁还认门牌号码的死理?

(中国网友报)

Published At
Categories with 站长专区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