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方)最近,与搜索引擎市场相关的消息不绝于耳。随着Yahoo等国外搜索巨头进入中国市场,搜索引擎技术的自主性再次引起关注,因为和杀毒软件一样,引擎技术的自主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日前,搜狐对外暗示其采用自有的海量信息搜索引擎技术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并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出全新搜索技术。在此之前,中文搜索市场被百度这样的门户搜索占据,而搜狐、新浪、网易等重新在搜索上投入巨资的现状预示,两大阵营的竞争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展开…… 横扫中文搜索市场的“搜索技术自主风潮”,最早是由门户网站“老大”Yahoo掀起的。2003年Yahoo斥资20多亿美元连续收购Inktomi、Altavista、FastWebSearch和Overture等众多专业搜索网站,集众家之力开发出自主搜索技术YST之后就宣布与Google分道扬镳。2004年3月,雅虎(中国)宣告与3721共同完成了雅虎YST技术的本土化,并中止与搜索门户百度在网页搜索方面的合作,转而全面采用自主搜索技术。雅虎这一举动无疑是一个信号:门户搜索要通过技术自主与搜索门户分庭抗礼。
在中文搜索领域第一个响应自主风潮并成为Yahoo同盟军的是搜狐。搜狐副总裁王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技术自主是门户搜索独立自强的根本,掌握核心技术、扩大搜索流量是保持搜索引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搜狐加快了自有搜索技术的研发步伐。2004年3月中旬,搜狐搜索引擎改版,实现了人工编辑的分类目录搜索和机器自动抓取的网页搜索技术的整合,尽管是测试阶段,搜狐刻意保持低调,但这一消息仍在搜索市场引起了关注。
近来,搜狐CEO张朝阳在多个场合放言,声称搜狐今年在搜索上还会有大动作。在外人看来,百度在去年抢了不少风头。对此,张朝阳显得有些不以为然,“搜狐在搜索引擎上的营业收入绝对比他们多,只是在我们的财务报表中,一直没有单列。”据他透露,从今年第二财季开始,来自搜索的营业收入将会被单独反映出来。
两虎相斗胜负难分
一方是专注搜索的搜索门户,一方是拥有丰富资源的门户网站,在搜索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势均力敌的两大阵营克敌制胜的利器到底是什么?两大阵营不约而同将目光放在了搜索技术上。
自从Yahoo推出自有的YST搜索技术以来,门户网站已经意识到搜索市场进入了技术为王的时代。和潜心经营多年的搜索门户相比,核心搜索技术上的落后是门户搜索致命的短板,此次门户网站的搜索技术自主风潮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搜索引擎服务就成为重中之重。通过运用自主研发的搜索技术,大幅度缩小与搜索门户之间的技术差距,甚至超越他们是门户搜索实现飞跃的动力之源。
面对门户网站的威胁,搜索门户也开始刻意强化自己优势地位,力求再创昨日辉煌。以搜索门户的代表Google为例,2004年2月Google推出了其网站推广的中文管理界面,抛开“代理商”直接面对客户,就是想要最大限度地渗入中国市场。而记者近日从百度获悉,百度将在近期上线六大新功能搜索,分别是天气搜索、列车航班搜索、股票搜索、字典搜索、多文档搜索、计算器功能,而据说百度还将推出“下吧”的搜索功能,它的推出将直接改变人们对搜索的认识,不仅将极大地丰富互联网上的搜索内容,还将搜索的范围扩大到中国网民的电脑硬盘之中。当Google进来之后“搜索是块大肥肉”,这样的形容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根据上海艾瑞市场咨询公布的《2003年中国搜索引擎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2003年达到了5.2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27%。今后3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年增长将保持在60%至70%之间,2004年可达8.8亿元,2006年更可达24亿元。更有人预测,今后的3~5年,搜索市场将会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市场的容量应该是10亿美元。但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百度、搜狐、新浪等本土搜索引擎厂商面前:当Google进来之后该怎么办?
Google在日前表示,公司将在完成首发募集到27.1亿美元之后,在中国内地建立分公司,以帮助其提高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率,以增加其在中国内地的广告收入。市场调查公司IResearch分析师指出,由于中国网民已非常了解Google,因此该公司没有必要通过寻找其他合作伙伴或是更改自己的品牌名称来进入中国内地市场。IRe-search预测有70%的中国网民使用过Google作为搜索引擎。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觉到本土搜索引擎对此非常紧张,毕竟从资金、技术、知名度等方面,Google都是非常可怕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