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颗强劲的CPU会带着我们在复杂的数码世界里飞速狂奔,一块超级显卡会带我们在绚丽的3D世界里领略那五光十色的震撼,一块顶级的声卡更能带领我们进入那美妙的音乐殿堂……但不知您是否想过,如果没有电源,所有的这些非凡享受都将不复存在。只有拥有一个稳定强劲的电源,计算机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大家都知道,电源是一台PC的动力源泉,就像CPU是PC的心脏一样,电源对于整台PC的稳定工作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PC电源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将交流电网的电能,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供给电脑主机使用。现在的ATX(包括P4电源)电源总共有六路输出,分别是+5V、-5V、+12V、-12V、+3.3V及+5Vsb,供主板、CPU、显卡、硬盘等设备使用。
电源质量的优劣,对电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寿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在选购过程中它很不起眼,但事实上其中也大有门道。有些朋友往往不在意这个环节的问题,因而被一些奸商钻了空子。有的甚至最后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而后悔不及。最近笔者身边就发生了一起因为劣质电源造成的主板烧毁“案件”,幸亏朋友的主板还在保修期内,多多和经销商又比较熟,最终更换了了事,那个罪魁祸首电源就只有扔掉这一个途径了。除了主板,因为电源问题容易造成损害的主要是硬盘,大部分硬盘在供电上都比较挑剔,电压稍有不稳定就容易出现问题,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此外还有可能造成光驱读盘能力变差。因此,一台电脑,不管其CPU的频率有多高,硬盘的容量多么大,如果没有一个稳定而强劲的电源,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能力。如何选择一个放心的高品质电源其实是电脑配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今天笔者就教给您一些方法。
一、从安全认证开始
首先电源从大体上可以分通过认证与未通过认证两种,其中的道理和显示器的TCO99认证是一样的。电磁对电网的干扰会对电子设备有不良影响,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为了确保电源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国内外业界在对电源元件的选择、材料的绝缘性、阻燃性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安全标准,通过的认证规格越多,说明电源的质量和安全性越高。现在电源的安全认证标准主要有FCC、UL、CSA、GS和CCEE认证等,其中中国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委员会(简称CCEE)是我国唯一的电工产品安全认证机构,又叫长城认证。国家将电磁传导干扰分为A级、B级。A级是工业标准,相对要求宽松一些;B级为家用标准,也是目前最高标准。
假冒电源大多没有这些标识,就拿300W的电源来说,有品牌、通过认证的电源一般在100~150元之间,而没有通过认证、甚至没牌子的产品一般也就要50~60元,有些奸商给装机用户配备这种电源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但是经销商会说,认证电源和非认证电源是从同一工厂的同一条生产线下来的,两者的质量是相同的,甚至“中肯”地指出因为认证要花钱所以认证电源就要贵一些,这些话都是不可信的。
二、外观及包装
你要看电源的外包装,鉴别产品包装是辨识真货与假货的重要方面,假货最容易露馅的地方也多半在包装上。假货的外包装印刷粗糙,整体色彩不均匀,文字不够饱满。打开外包装后,再查看电源外壳的表面是否光洁,有否碰花或划花的痕迹,封条标签是否完整。很多名牌的电源都会在外壳表面镀上银白色的锌,用指甲在电源外壳上刮几下,如果出现刮痕,说明该电源使用的钢材品质较差。质量好的电源都会采用较粗的线材,耐用度高,不会因长时间使用导致过热而烧毁。另外电源外壳上的散热孔面积原则上是越大越好,以有利于电源工作时散热。
三: 掂重量读参数 :
虽然不能武断地说电源越重就越好,但重量太轻的就肯定不好。目前电源外壳钢板的厚度一般为0.6MM或0.8MM。电源拿在手中应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特别是一些通过安全规定或认证的电源,都会外加一些电路板、零部件等以增加其安全稳定性,重量当然就有所增加了。而且依照目前的制作方式,功率越大的,里头的线圈等部件也要求越粗越密,故重量也应该越重。
另外电源的各项技术指标是衡量其性能高低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都会贴在电源外壳上。很多人选购时关心的都只是"功率"这个参数,那么多大的功率才足够呢?对于普通用户,250W的电源就绰绰有余,K7和P4的用户使用300W的也足够了,350W的电源更适合一些发烧有使用。另外,其它的参数也不能忽视,例如输入技术指标(包括输入电源相数、额定输入电压,电压的变化范围、频率、输入电流等),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详阐述。
四:观察内部结构
除了从外观和重量上进行初步的鉴定外,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打开电源来看看它的做工和用料。好的电源拿在手里沉掂掂的, 散热片要够大, 而且好的散热片用铝或铜为生产原料, 散热片本身也比较厚;劣质电源的散热片多为铝质, 厚度较薄体积较小, 这都是为了降低它的生产成本,此种劣质电源的质量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