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认识到了电脑的重要性,于是选购一台真正适合自己的电脑就成为大家所期盼的目标。长久以来电脑市场主要分为品牌机和兼容机两大购机群体,兼容机就是我们常说的攒机,这些 DIY 用户大都拥有一定的电脑基础与相关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自己动手组装一台电脑,不仅可以显示自己的实力,还可拥有合理的配置,当然,资金的节省也是众多 DIY 用户选择兼容机不可或缺的目的之一!而对于选择品牌机的用户而言,统一的外观、稳定的性能与良好的服务才是他们所追求的。但一般购买品牌机的用户,多是对电脑一知半解,只是为了踏实与放心才选购品牌电脑的。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毕竟服务与质量只是一个方面,实际的应用,与整机性能的高低才应是我们对电脑的主要需求。
这次,我们将针对如何选购好品牌电脑为主线,为大家献上基础篇、调查篇、选购与推荐篇三个选购步骤,使您选购品牌电脑不再盲目、对电脑市场不再一无所知、找到适合自己的电脑。为大家选购到适合自己的品牌电脑出一份微薄之力。
**一 . ** 基础篇
记得想当年,笔者也是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什麽 CPU 、主板、硬盘、根本不知是什麽东西,所以在购机当中显得非常茫然,幸亏一个朋友的帮助,才完成了第一次的购机任务。也就是说,如果你对电脑硬件不懂,而且又没有朋友帮助的话,好了,那你也只有全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了,什麽好的、坏的全被说成了一流,等买回家后,才大呼上当,你愿意这样被人骗吗?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次,我就先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电脑各个部件的名称与工作情况,希望对还不太了解电脑硬件的消费者有一定的帮助。
** 1. ** **处理器( CPU ** )
作为品牌电脑的招牌之一,我们在拿到一张电脑的配置单后,往往第一项就会注明处理器的型号与频率,而且销售人员都会先介绍:“这台机器装配的是奔腾最新的处理器 ...... ”,可见处理器在电脑里的重要性。那麽,处理器又是什麽呢?处理器又名 CPU ,是计算机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它就好比是我们的大脑,一切的数据运算都要经过它来处理,比如监控显卡的 3D 运算或数据传输等。别看它的外形最小,可能力又是最强的,而且它的身价也不菲。现如今的 CPU 厂商主要分为两大家,一家是大家最熟悉的英特尔( Intel )处理器,它又分为奔腾( Pentium )与赛扬( Celeron )两个系列。奔腾属于高端产品,现如今主流的就要数奔腾 4 ( P4 )处理器了。最早的 P4 处理器是基于 Socket 423 架构的,其处理器官脚数为 423 根(就是处理器背面的针数)。这种 P4 处理器由于 Rambus 内存等诸多原因,成为早期过渡产品。现在 P4 处理器全部采用的是 Socket 478 架构 ,P4 后面的数字代表它的主频,如 P4 1.8GHz 、 P4 2.0GHz 、 P4 2.4GHz 等。还有 , 我们会看到在电脑配置单上, CPU 主频后面还有一个字母 A 或 B 甚至是 C ,那是代表处理器的前端总线频率和缓存结构。不带 A 的(如 P4 1.6GHz ),它的二级缓存只有 256K ;带 A 的(如 P4 1.8A GHz ),它的二级缓存为 512K 。而如今的市场主流 P4 2.4B GHz, 不仅二级缓存为 512K ,它的前端总线频率高达 533MHz 。超线程 CPU 是英特尔最新推出的强大处理器,其内部处理模式相当于拥有两颗 CPU ,前端总线频率更是高达 800MHz ,也就是大家见到的 HT 字样和处理器主频后面的字母 C 。再说得简单点就是主频越高,处理速度也就越快。赛扬属于奔腾的简化版,所有参数与性能都低于同等主频的 P4 处理器,但由于其散热量小,比较稳定,也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另一家就要数超微( AMD )所推出的速龙( Athlon XP )系列了,其超高的性价比,至今为止也是多数 DIY 们的首选。 AMD 的 Athlon 系列分为 Thunderbird 和 Palomino 两种内核,由于 Thunderbird 以基本退出市场,就不作介绍了。 Palomino 核心的 Athlon XP 属于如今比较畅销的处理器,虽然其仍然采用了 0.18 微米制造工艺,但由于更换了类似于 FC-PGA 的 OPGA 封装,再加上改良设计,使得核心温度与功耗都大幅降低,但与 P4 相比仍有所不足。直到今年下半年 AMD 的重头产品 Athlon 64 发布之前,为了抵挡高频 P4 的进攻, AMD 发布了代号为“ Barton ”的新核心 CPU 。这款新核心 CPU 的缓存是原来的两倍,从 256KB 跳到 512KB ,前端总线也提升到了 166Mhz 。无论性能还是价格,都可算得上一流!但由于现在大部分品牌机装配的都是英特尔的处理器,所以 AMD 处理器还得不到品牌电脑用户的认可。不过,相信更多的品牌机厂商在看到 AMD 的优势后,定会推出一系列优秀的 AMD 整机。
从以上就可见 CPU 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实用性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笔者建议大家选购: Intel 方面, Pentium4 1.8G — 2.6G 主频的 CPU ,外频要在 533MHz 以上,想感受疾速处理速度的用户,可选用超线程处理器。对于手头比较紧,或对性能没有太高要求的用户,可选用赛扬的 CPU ,其对于日常工作处理,还是绰绰有余的。 AMD 方面最好选用 2000+ 以上或上市不久的 Barton 2500+ 处理器。
主板是整台电脑稳定运行的基础,就好比人体的神经中枢,承载起电脑中的各种部件并使它们得以进行数据交换。 CPU 、内存、显卡以及电源等都必须连接到主板上使用。由于考虑主板时往往要和 CPU 搭配起来选择,所以各大厂商的芯片组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其中属 Intel 的芯片组更新的最快, i850E 、 i845D 、 i845PE 、 i865PE 、甚至是最新的 i875P 芯片组也已经上市。 845 系列芯片组从 845G/E 开始支持 533MHz 外频的 P4 处理器, 845PE/GE 则是支持 DDR333 内存的升级版, 845PE 芯片组也是现在整机市场里使用最多的 P4 主板。 i865PE 属于 i875P 的简化版,支持双通道 DDR 400 内存,并支持超线程 CPU 。那何为双通道内存呢 ? 随着 CPU FSB 的不断提高,特别是 Intel P4 CPU 的 FSB 现在已经达到 800MHz ,内存系统的带宽再次成为整个硬件系统的瓶颈 , 所以一些厂商就开始推行双通道 DDR 内存技术,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由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来操作和控制,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除了 Intel 芯片组外, SiS655 也推出了支持双通道 DDR 系统的芯片组,而此前的 SiS64X 系列都是基于单通道内存技术的产品。
支持 AMD 处理器的主板芯片组主要来自 VIA 、 SiS 和 nVIDIA 三家。目前支持 AMD CPU 的双通道主板暂时就只有 nVIDIA 推出的基于 nForce2 芯片组的产品,这当然是配合 AMD CPU 最好的组合。还有现在主流的 AMD 平台威盛( VIA )的 KT400 与 KT400A ,它们都能支持 333MHz FSB 和 AGP 8X ,但并不支持双通道的内存技术。
我们在购买品牌机询问主板时,最好选择支持 533 外频,支持 DDR333 内存的芯片组,如 845PE 以上的芯片组。当然这要视所选 CPU 而定,对于资金比较充足的朋友,当然就要选购超线程 CPU+865PE 的组合了,毕竟这种组合,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至于 AMD 的品牌机最好选用 nForce2 芯片组的主板搭配。而且现在的主板一般都整合了 5.1 声道的 AC97 声卡, USB2.0 并集成了 10/100M 网卡,所以一些电脑配置单上的单独注明的 5.1 声卡、 USB2.0 以及 10/100M 网卡,全是主板上集成的,并不需要单独购买,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 3. ** 内存
现在市场上的内存条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 SDRAM 、 DDR SDRAM 、 RDRAM, 而 SDRAM 和 RDRAM 由于各自技术上的缺陷,已经日趋淘汰。 DDR 内存也就成为目前最好的选择了,也就是常见的 DDR266 、 DDR333 、 DDR400, 它们分别可以提供 2.1GB/s 、 2.7GB/s 以及 3.2GB/s 带宽,这也是它们还被称为 PC2100 、 PC2700 以及 PC3200 的原因。内存主要用于与 CPU 直接交换数据、并存储数据,当然,内存只是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机,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对于选购方面,建议选择容量为 256M 的 DDR 内存条,品牌方面,只好看您购买整机选择的厂商了(大部分的品牌机使用的多为现代内存)。如果选购的主板支持双通道内存,那大家最好选择配置 DDR 400 的内存条。
** 4. ** 显示卡
显卡对大部分用户一定不会陌生,尤其是游戏玩家。一块显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脑的显示性能与图形处理性能。显卡又称显示器适配卡,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现在的显卡都是 3D 图形加速卡。显卡的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显卡是由图形芯片、显存、 AGP 接口、视频编码芯片、 DVI 接口、显卡 BIOS 等几部分组成。现在的显卡市场基本上是由 nVIDIA 与 ATI 两家独占, GeForce 4 显卡作为 nVIDIA 的主力军,一直支撑着整个显卡市场,旗下的 MX 系列、 TI 系列一直拥有市场第一的占有率,直到 ATI 的 Radeon 9700pro 推出,才打破了 nVIDIA 的霸主地位。针对现在的品牌电脑市场,整机选用的多为 GeForce4 MX440 ,其为 GeForce2 MX 系列的换代产品。 GeForce4 MX440 可以完全对应 DirectX 8 ,所以对于现如今的大部分 3D 游戏都能基本胜任,但是其性能远不如 GeForce4 TI 系列的显卡,所以这也造成绝大部分玩家放弃品牌电脑,而去选择兼容机,这一点非常值得品牌电脑改善!刚才说到 nVIDIA 受到 ATI 的威胁,于今年又急忙推出了 FX 系列来对抗 ATI 的 Redeon 系列。
GeForce4 FX 最大的优势就是完全支持 DirectX 9.0 ,对于今后的大部分游戏会有更好的效果。现在 GeForce4 FX 主要有 5200 、 5600 及 5800 三种型号,而品牌机多选用低端的 FX 5200 显卡,其除了支持 DirectX 9.0 以外,其它性能与 GeForce4 MX440 大致相同。而 ATI 方面品牌机多选用 Redeon 9200 ,如果说 GeForceFX 5200 是接替 GeForce4 MX 的低端主力,那么 ATI Redeon 9200 就是它的直接对手。 Redeon 9200 采用了 RV280 核心,并支持 AGP 8X 与 DirectX 8.1 ,其实其就是 Redeon 9000 的 AGP 8X 版本。虽说 Redeon 9200 不支持 DirectX 9.0 ,在未来游戏方面肯定不如 GeForceFX 5200 ,但就性能和对现在主流游戏的支持而言, GeForceFX 5200 和 Redeon 9200 的总体差别并不大。还有一些专业的术语如: PCB 板、 3.5ns DDR 显存, 8 颗计 64M 128bit 显存频率为 500MHz 、显卡的滤波电容采用了 SANYO OS-CON 系列 …… 等等这些在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
对于正式选购时,大家还是最好选择配备 GeForceFX 5200 显卡的品牌机,毕竟今后的游戏都会要求显卡支持 DirectX 9.0 的。对于普通用户,也可选用 GeForce4 MX440 或 ATI Redeon 9200 ,虽说两款显卡不支持 DirectX 9.0 ,但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图形及游戏处理也都能基本胜任,所以大家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用途进行选购。
现在的软件、游戏、操作系统越来越大,所以更大的空间,也是我们选择硬盘的主要依据。 40G 、 60G 、 80G 甚至 120G ,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但价格也越来越低。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接口标准(分为 IDE 和 SCSI 两种, SCSI 多用于工作站与服务器, IDE 用于一般电脑)、容量、转速、平均访问时间、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缓存。
目前几乎所有的硬盘都用上了 2MB 的缓存,由于硬盘是整台 PC 存储系统中最慢的环节,因此我们的内存与 CPU 很多候都在等待硬盘的操作。毫无疑问,如果硬盘速度提升了,那么系统性能会有不小的上升。决定硬盘速度的最大因素就是转速,因此目前也以 7200rpm 与 5400rpm 来区分硬盘的高低端市场。从实际性能来看, 7200rpm 的硬盘在满负荷传输下的速度确实要比 5400rpm 的硬盘出色不少,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情况是否经常出现。看看我们的硬盘指示灯,它在什么时候才频频亮起?毫无疑问,只有在处理大型平面设计、 3D 键模、视频捕捉等特殊的环境下, 7200rpm 硬盘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在运行一些小型软件或者上网时, 5400rpm 的表现丝毫不差。
对于大多数简单应用而言,5400转与7200转之间的性能差距是很难体验到的,对于那些经常下载和安装游戏的用户,最好选择60G以上,转速在7200rpm的硬盘。商务用机,就可以选择容量40G,转速为5400rpm的硬盘。
以上这些就是整台电脑内部的主要部件,其实还有很多的数据与参数都还没有介绍到,大家要记住: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所以初学者了解这些后,就可和销售人员正面交锋了,大家不用有太多的顾虑,也许销售人员还没有你懂得多呢!后面再简单介绍一下其它外设的选购方法,相信对你又会有一个提高!
光驱:
对这个设备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看影片、听CD、读光盘,这些都要用到光驱。从早期的单功能CD-ROM(CD光驱),到DVD-ROM(DVD光驱),再到CD-RW(CD刻录机),真的是发展迅速。品牌电脑一般都已选用了DVD光驱,只有较低配置的台式机还在使用CD光驱。对于高端配置的品牌机已经配备了康宝光驱,就是集CD读取、DVD读取、CD刻录于一身的三合一光驱,拥有非常不错的性能。大家在选购时首先注意光驱的容错能力怎样,质量差的盘片在读取时如果很困难,那最好要求商家更换。而且大家不要知看光驱的倍速,因为像DVD光驱最高也只到16X,要知道DVD的倍速并不等于CD-ROM驱动器的倍速,对DVD-ROM驱动器来说,一个DVD的倍速容量约为CD-ROM的9倍。其二,DVD的兼容性和容错性同样是需要我们注意的,DVD的兼容性是指其是否能支持和兼容读取多种碟片格式。
我们在购买时最好自带几张盘片,如VCD影片、DVD光盘、最好还有刻录的光盘,如果光驱都可以很好的支持,那就算过关了。速度是刻录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现在以48X的刻录机为市场的主力军,大家选购时可要注意太低速度的刻录机蒙混过关。其实在我们实际的使用中,也不会用到如此之高的刻录速度,因为速度越高,盘片刻坏的机会也会越大,不过现在市场上都是48X的刻录机,所以说台式机配置的也不应该低于这个标准。
显示器: ****
一台显示器的性能指标有亮度、对比度、色纯、带宽、行频、场频等,一般来说,一台显示器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带宽,显示器带宽的大小可以综合衡量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与最大刷新率、显示色彩(就是通常说的256色、32位真彩色)等,带宽越高,显示器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和刷新频率也越高。一般203以上的带宽适合较专业的应用,110带宽适合家庭、普通用户,在中间还有176的带宽。一台高端的显示器应该有方便、丰富的调节选项,如几何失真、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聚焦、收敛、摩尔纹等调节,调节菜单还内置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在挑选品牌机的显示器时,可以让经销商演示一下彩色图形、动态图像和纯文本等各种状态下的视觉效果,你也可以试着调节一下显示器的OSD菜单,看看是否方便,可调节的功能是否比较齐全。将桌面上的图标拉到显示器的四个边角处,看一看四个边角的聚焦如何,打开一个纯文本文件,将窗口放到最大,仔细观察整屏有没有明显发虚、发暗的地方。当然还需要询问显示器是否通过了TCO99认证,因为这是显示器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因为只有通过TCO99认证的纯平显示器才更加健康与环保,有利于视力的保护。
液晶显示器与CRT显示器相比占用空间更少,因此能够营造出一个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且还有效地利用了桌面空间。在相同的屏幕尺寸,液晶显示器要比CRT显示器的屏幕更大一些,这是因为CRT显示器所用的显像管无法有效地使用四周的边缘部分,因此实际的屏幕尺寸比规格标称的尺寸小。作为表示液晶显示器显示质量高低的规格值,与CRT一样最重要的是“显示像素数(即分辨率)”、“点间距(即像素间距)”和“水平频率”。“显示像素数”是指垂直和水平方向分别能够显示多少像素数的画面。与屏幕尺寸成一定的比例。“点间距”表示像素间隔,数值越小,画面越细腻。“水平频率”数值越大,画面越稳定,眼睛看起来就越舒服。除上面提到的几项指标以外,液晶显示器特有的规格值也非常重要。“视角”是指画面在多大的角度内能够从侧面看清楚。如果是“水平160度”,那么就表示以正面为中心左右两侧均可以在80度的角度内看清楚整个画面。这个数字越大表示产品的可视性越高。“对比度”和“亮度”数值越大也表示显示器性能越高。尽管在观看静态图象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我们经常欣赏动作较快的动态图像时,就必须注意这些数值。“输入接口”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连接电脑和显示器的时候,数字接口显示出来的画质比模拟接口高,表现出来的效果更精美。模拟接口基本上都表示为“小型D-SUB15”接口,利用连接线与个人电脑的“小型D-SUB15”输出接口相连接。作为数字接口,普通产品都表示为“DVI-D”或者“DVI-I”。“DVI-D”是指数字专用接口,连接时要求个人电脑也必须具有支持“DVI-D”的输出接口。而“DVI-I”则同时支持数字和模拟两种输出接口。个人电脑没有数字输出接口时,可以使用“小型D-SUB15”接口转换线进行连接。
因此,在选定配备液晶显示器以前,大家一定要注意液晶显示器的硬性指标,不要认为只要是液晶都不错,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笔者还是建议选购17寸纯平显示器,因为无论是从亮度还是清晰度,纯平显示器都要高于液晶显示器,而且如果没有挑选好,液晶显示器出现的“坏点”会令你的心情大打折扣,所以还是选择纯平显示器更加有利。当然,液晶显示器也是有很多优点的,如节约空间、没有辐射、大方气派等等,非常适合小朋友或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士。
音箱:
一套音箱能否发挥出最好的音效,与音箱位置、布线调试都有很大的关系,而音箱的选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音箱是用来听的,大小并不是关键,应该根据自己房间的大小来选择。选购音箱除了以耳朵听到的为依据外,音箱上的测试指标与音箱的质量和使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灵敏度:一般音箱上都有这个指标。该指标越高,音箱的性能就越好。2.阻抗:音箱所标的阻抗值实际上是一个纯电阻值,音箱的阻抗理想状态是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越小越好。3:承受功率。常见放大器功率要求为30W~150W,即要推动音箱最起码的连续功率是30W。买了一套音箱,要仔细看它所标的功率指标和使用标准,不能简单地认为功率越大越好。4.频率范围:频率响应是人们选购音箱时最为关心的。对频率范围的要求当然是越宽越好。其实,实际家中听音环境复杂,所标的频响范围也只能作为参考,你所能听到的是音响和环境的合成频响。5.音箱动态范围:它是指音箱输出的最大声压级。
除了知道这些音箱知识,选购时,还要注意两点:1、按自己的音乐喜好、试音环境现状、音箱的全面表现,多次亲自试听,以挑选音箱的优劣。2、小的听音空间以及有软的木地板、软墙面(木)的房间,一定不要选购大音箱;大的听音空间如选小音箱,会有音压不足的情况;有硬墙面(水泥)的房间,不宜选构硬调音箱。还有,可以将音箱贴到显示器边,观察图像是否变形、色彩是否失真以检查音箱的防磁性。
机箱与电源:
虽说是品牌电脑,但机箱与电源的质量也不容忽视。现在绝大部分品牌机都选用中型立式机箱,典型的中型立式ATX机箱在驱动器插槽数和整体大小上比较平均,大多数用户应该都能接受。虽然要比迷你立式的机箱大,不过大的机箱更加有利于内部的散热与日后的整体升级。机箱整体的结构是首先要注意的一个地方,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机箱制造商都选择用比较薄的材料来制作机箱,虽然使用这种比较薄的材料一般来说的确能降低成本,不过这也代表质量会受到影响。另一个需要仔细注意的是机箱上焊接与铆合的质量,铝制机箱大多采取铆合方式,因为和钢材比起来铝比较不容易做焊接,只要制作得当,那无论采用焊接或是铆合的方式都是可以的。只要是电子产品就一定会产生电磁波,当电磁波的量超过一定标准时,人体就会产生各种病变,最严重的就是癌症。品质优良的电脑机箱能将机器内部的电子零件所产生的电磁波阻隔在内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也可以避免外部电磁波的进入,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大多家庭用 户可能会感觉到当主机板同显示器距离很特近时,会看到靠近主机边的显示图象变型或出现水波纹现象、变色等。这便是因为机箱的屏蔽不好,阻挡不了电磁波及辐射的外泄,日子久了,对电脑对人体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机箱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细节,大家在购买品牌机时最好仔细观察一下机箱的做工与用料,我相信通过观察应该可以看出机箱的好坏!而且还要询问机箱是否符合电磁辐射、电磁干扰等国际标准及环保规范,是否取得国际和国家质量认证,如CE、FCC、TUV、CCEE等。
目前主流的电源基本上都是遵循ATX2.03标准的电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4电源。ATX2.03电源与以前的ATX2.02.01电源并没有质的区别,但增加了6pin辅助电源接口和4pinAGP供电接口,以保证对主板显卡等配件的充足供电。额定功率一般标称都在250瓦或以上,更低一点的可能就无法满足P4的要求了,毕竟是电脑的动力之源嘛,而且电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电脑稳定工作。电源的认证,目前电源的认证标准基本上和家用电器的认证是一样的,都有CE,UR,FC、CB等,现在又多了一个3C标准,这个标准是国家最新制定的,也是8月1日起强制执行的标准,只要带有3C认证符号的电源基本上就可以称作合格了。这里说的合格与质量无关。一般较大的厂商所使用的电源都比较可靠,所以这就如同买散件一样,还是挑选比较有名气的厂商吧。
键盘鼠标:
这两样东西是电脑是操作中必备的外设,也是最易损耗的,在笔者见到的品牌电脑里,IBM、苹果、惠普、联想、方正所使用的键盘和鼠标都算不错。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多敲击键盘,看看是否适合自己使用,鼠标也是一样,看看自己使用起来是否顺手。而多媒体键盘融入了更多的快捷功能,如一键上网、一键关机等诸多功能,是我们的首选。鼠标当然是要选光电的,因为其拥有更准确的光学定位和易清理性,所以列为首选。
总结:
好啦,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也看迷糊了,其实电脑并不想大家想象的那样复杂,当然要学通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做到的。所以说笔者还是建议大家能够对电脑先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在去购买,一定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品牌电脑了。当然,我们的品牌电脑市场还很不规范,还总是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还有待改善,不过大家也不要因为这些就放弃选购品牌电脑,因为在你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电脑高手前,兼容机市场会令你更加无所适从,其中的黑暗与复杂你更加无法接受。所以说,选购有一定质量保证的品牌机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