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急攻百度的N种战略

“他们在相同的地区出没,需要相同的食物,同时也暴露在相同的危险因素之下。”用达尔文的这句话来形容现在的GOOGLE和百度,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作为相同的物种,他们之间竞争的残酷性虽然还没有完全展现,但这一时刻即将到来。

上周三,迎接百度CEO李彦宏从纳斯达克返京的不仅仅是鲜花和镁光灯,还有GOOGLE骤然加快的市场脚步。两家公司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突破百元,一跃成为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企业;而后,8月8日、9日,一直按兵未动的GOOGLE在中国发力,中企动力、厦门中资源和上海火速三家公司相继宣布正式成为其授权代理商,展开在中国境内提供GOOGLEAdWords关键词广告服务销售和支持的业务。

上周五,百度CEO李彦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我们只专心地做一件事———中文搜索,过去是这样,现在和未来都是这样。”但其核心技术与创新理念能否支持其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甚至是其盈利能力能否支撑其高额股价,至今仍是悬念;而其对手GOOGLE在仓促之间加紧自己的短板———渠道布局时,却不被国内对手看好;双方究竟谁能成为赢家,则是未来最大看点。

业绩增长:高股价能否被支撑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业内人士依旧认为百度的股价被高估了,尽管有中国和搜索两个概念,尽管百度在国内搜索市场上名列前茅。回顾8月5日,百度上市的首个交易日里,其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一度涨至151.21美元,上涨了450%;最后报收于122.5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354%。成为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也是唯一股价超过100美元的公司。在大多数人狂欢的同时,有分析师认为百度高股价背后存在隐忧,因为百度目前的市值已经达到2004年营收(1420万美元)的279倍,而GOOGLE的市值仅有2004年营收(32亿美元)的26倍,其盈利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否成为支撑高股价的基础,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得以验证。

CantorFitzgerald公司分析师萨尔·莫莱利表示,“我可以肯定,很多人购买百度股票是因为百度被称为‘中国的GOOGLE’,或是因为有传闻称GOOGLE将收购百度。”显然,他认为百度是沾了GOOGLE的光。在多数人眼中,百度与 GOOGLE之间还相差甚远。GOOGLE的创新理念以及技术优势至今无人能及,这也是其股价能维持在300美元以上的原因。

对此,百度CEO李彦宏在上周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们是不会过分关注股价的,也不会过分关注收入和赢利,而是关注用户体验以及用户的需求,只要我们把业务做好,股价自然就反映出来。”他强调百度不会在乎短期的回报和表现,而是要专注在长远的发展。“百度专注于中文搜索,希望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而不是急于把收入和盈利做上去。”

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认为,如果百度不能保持技术创新,在这个基础上领先于 GOOGLE仍然会很麻烦。“渠道建得再好,但用户对产品的体验不好,还是会投奔GOOGLE。”“从历史看,百度做中文搜索比GOOGLE和雅虎都晚,到如今已经是市场第一。而且我们专注的就是做中文搜索,这一点将来也不会改变。”李彦宏认为专注是百度的优势,未来百度将靠这一品质保持并扩大自己的战果。在中文搜索技术上,他甚至认为百度在两年前就超过了GOOGLE,“可以说,在中文搜索上,GOOGLE是在亦步亦趋地跟百度。”

中国概念:国际巨头垂涎百度

百度押宝的是国内的巨大市场潜力。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和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可,都让其信心十足。但如今,国际巨头的触角已经伸了进来,并且伸进了国内企业的根据地。

此前,坊间传言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今年6月底造访百度时,曾谈及将GOOGLE在百度的持股数扩大到10%的可能性,但遭婉拒。稍后,施密特称,GOOGLE目前有两种选择:其一,GOOGLE单纯地持股百度;其二,双方展开深入合作,GOOGLE将拥有百度更多股份,甚至是成立合资公司。

7月6日,百度方面正式作出回应,表示:“百度是以先进的搜索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中文网站,在中国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百度认为独立发展是百度最好的出路。”7月,据百度招股说明书披露,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恶意收购,百度“牛卡计划” (DualClassStructure)特别将上市后的百度股份分为A类、B类股票,在美国股市新发行股票为A类股票,而所有原始股份为B类股票。每1 股B类股票的表决权相当于10股A类股票表决权。在这一双层股票结构之下,一旦GOOGLE或其他厂商收购百度的原始股,该股份将立即从B类股转为A类股。这意味着即便GOOGLE收购了绝大部分原始股,也将无法在董事会拥有足够的表决权。 百度推出“牛卡计划”之后,GOOGLE显然觉得采用收购百度的手段占领中国搜索市场已不现实,于是不惜正面与微软冲突挖来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加盟,随后在百度上市后三天,就将新签订的三家代理推向前台。与以往GOOGLE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以直销方式进入的模式不同,此次GOOGLE采取了和国内同业企业一样的销售方式,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渠道布局:全国代理制不被看好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GOOGLE为了在中国抗击百度加快了步伐,也在尽快地弥补自己的短板,但由于准备不足,招式和布局因急功近利而显得有些生硬。“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是犯了错误。”

包括3721、百度、新浪、搜狐在内的互联网公司,在向中小企业销售产品时,都主要采用渠道代理商销售的方式,这是由中国互联网的特性决定的。据了解,目前95%以上的代理商都是采取人海战术作为市场推广手段,一对一销售是主要的销售模式。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搜索引擎行业市场规模为 12.5亿元,其中搜索引擎运营商收入规模为6.35亿元,渠道代理商收入为6.2亿元。百度占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收入市场份额的28%,收入达1.8亿元,其代理商收入达1.2亿元。

GOOGLE能采取代理制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国情,但此次GOOGLE采取的是全国代理制,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因为全国代理已被国内互联网公司证明是一种并不理想的代理方式。据了解,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向中小企业销售企业级产品,如域名、空间、主机、搜索类营销产品、企业邮箱等,经历过三个阶段。一是在线直销,在国内,在线直销很难被广大中小企业所认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此后国内互联网公司开始尝试如传统IT产品一样进行渠道销售,最早的渠道都是多家全国性代理进行销售,但在这种模式下,出现了代理商抢单,跨区销售,窜货等情况,代理商之间恶意降价,售后服务跟不上,不仅伤害用户利益,对厂商的整个营销体系都造成破坏;目前,百度、ya-hoo3721、新浪、搜狐等公司都取消了全国性渠道,采用区域独家代理的渠道精细化运作,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全国代理的恶意竞争问题。

很多评论家表示,GOOGLE进入中国市场将至少有一个两年的适应期。在渠道发展上,其采用的全国代理制,很容易产生销售乏力、售后服务跟不上、渠道内部互相争客户、甚至直接损害用户利益的后果。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搜索竞价类产品与普通的网络营销类产品不同,是一个服务型产品,盈利主要依靠的是续费,售后服务比销售更重要。而中企网和上海火速都是销售型的公司,商业销售能力比较强,但售后服务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售后服务比销售更重要,显然,GOOGLE这点并未做好准备。

管理难题:伪代理何时能被肃清

同样,GOOGLE还将面对众多灰色代理商带来的困扰。在此前的有关GOOGLE代理商的新闻稿件中,打击灰色代理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话题。

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曾表示,GOOGLE的每一个搜索结果(指搜索页面的左侧),都是程序按照规则自动排出的,是“纯粹技术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完全按照点击率来体现排名,而广告服务—GOOGLEAdWords关键词服务(右边的赞助商链接)以前由于没有正式的授权代理,市场混乱和无序管理导致的不良竞争,使得众多青睐GOOGLE的企业对GOOGLEAd-Words广告的效果产生怀疑,转而去寻求在GOOGLE左侧搜索结果中的排名。

雅虎中国、百度等的竞价排名服务均在搜索页面左侧,而按照GOOGLE的规定,其搜索页面左侧则完全由技术自动选择搜索结果,是不存在商业性的。于是为来争抢这一位置的商机,出现了众多的提供搜索引擎优化服务的公司,号称能够在GOOGLE上“保证排名”,以吸引企业进行网站推广。这些企业也就是GOOGLE所谓的灰色代理商。

据悉,目前国内有6000家GOOGLE的Adwords(关键词广告)伪代理,他们用自己的国际信用卡自开Adwords账户,然后通过控制点击消费额度和注册无效关键词来赚取中间的利润,GOOGLE去年在中国 1000万美元的收入中,有一半以上是通过伪代理服务的。

一种说法是,正是有了这些灰色代理商,才让GOOGLE的商业价值迅速地体现并被众多企业认知,就如同当年微软依靠盗版拿下市场一样。即使是现在,人们仍能很容易地在GOOGLE上找到灰色代理商的踪迹,一些灰色代理商的广告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GOOGLE搜索页面右侧的广告栏中。

尽管GOOGLE已经着手将一些涉及侵权的Seo(搜索引擎优化商)和灰色代理送上法庭,可对于为数众多的灰色代理来说,还未完全在国内正式开展业务的GOOGLE能否完成这一使命,现在看上去并不乐观;而另一方面,对于搜索运营商而言,一方面要吸纳渠道做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要防止代理商出现不规范操作而破坏正常渠道销售秩序。如何能够理顺和完善代理商体系,也是成为“各路诸侯”制胜的关键所在。对于目前并未有管理代理商经验的google来说,则是更大的挑战。

Published At
Categories with 站长专区
Tagged with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