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hotoshop(下简称PS,笔者使用7.0版本)中,使物体立体化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利用通道、浮雕效果以及用“Ctrl+Alt+方向键”逐步抬高的效果。通常第三种方法较快捷,不过质感方面就差些。在工作中,使物体立体化的需求很多,如立体字、立体效果的符号,通常变形化为使物体形式更生动,会对其进行变形处理,通俗地讲即进行透视处理。Photoshop与CorelDRAW(下简称CD,笔者使用10.0版本)谁在这方面是行家呢?
Photoshop篇
1. 在PS中新建一个文件。
2. 点击“自定义形状工具”,然后在工具选项的“形状”栏按下箭头,选择一个多边形,如图1所示。
_图1 PS中选多边形 _
提示: 点击“自定义形状选项栏”的下箭头,在弹出的面板中点击右上方的向右三角形,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All”,可以得到全部PS内置的多边形符号。
3. 选中“自定义形状工具”,将“工具选项”条上的图像状态选为“Fill Pixels”,如图2所示。新建一个图层,在工作区中绘制刚才选取的多边形符号。
_图2 自定义图形工具 _
4. 按住“Ctrl”,用鼠标点击刚才绘制的多边形符号所在图层,将该图层上的所有内容转为选择区。
5. 选择矩形选取工具,按住“Ctrl和Alt”键,再逐次点击向上箭头,将图像逐步抬高。注意观看工作区中的图像变化。立体化效果出现后,按“Ctrl+M”,调整多边形符号表面颜色明暗,以更好地表现立体感,如图3所示。
_图3 调整颜色明暗 _
6. 按下“Ctrl+T”,将立体化符号变形。按住“Ctrl”键,再按鼠标左键拖动调节框的右上角,如图4所示。Photoshop中的立体化变形完成。
_图4 PS立体化效果 _
Corel Draw篇
1. 在CD中新建一个文件。
2. 点击工具栏中的“箭头”符号,然后点击“属性”栏“箭头”的右下三角形(图5),在弹出的面板中选择一个箭头符号,并在工作区中绘制。
_图5 在CD中选多边形 _
3. 将绘制出的箭头符号填充为白色,外框色选为黑色(以便我们观察立体化变形后的效果)。
4. 点选“效果”菜单下的“立体化”命令,弹出立体化工作面板。
5. 选中绘制的箭头符号,然后点击立体化工作面板中的“编辑”按钮。
6. 注意工作区中多出了虚线的箭头符号,拖动“X”形调节点,可调整立体化的方向及立体化深度,如图6所示,这里读者可自行调整。确定后按下立体化工作面板中的“应用”按钮。立体化操作完成。
_图6 调整方向和深度 _
7. 点击立体化工作面板中的第二个工作按钮,如图7,进行立体化变形的三维旋转操作。
_图7 选择三维旋转按钮 _
8. 选中刚才应用完成的立体化箭头,按下立体化工作面板中的“编辑”按钮。此时鼠标移至该面板上方的圆形区中,拖动鼠标左键同时观察左侧工作区中的物体旋转效果,确定后仍然按下“应用”完成。我们再为它选上颜色(可以渐变色),效果如图8。
_图8 CD立体化效果 _
从上面可以轻易看出,CD无论在立体化和变形方面都略胜一筹。PS在逐步抬高的步骤中虽然可以进行其它辅助操作,例如描边、渐变等可增强质感,较遗憾的是在进行变形时透视无法进行相应变化。而CD虽然在立体化和变形上的操作较好,但在完成立体化后的颜色处理上,一般使用者无处挥洒自如。笔者认为将立体化后的颜色处理转至PS中进行较为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