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从网上收集,对照下面的“IT浪费九宗罪”,小编可以说是个“罪人”。看完以下内容,如果你与小编有相同的感受,就忏悔吧!(^_^)。请看正文。
“妈妈,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小女孩冻得瑟瑟发抖。
“因为爸爸失业,没钱买煤。”妈妈叹了口气。
“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中的场景。与此同时的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在农民的眼中,这是日夜辛苦劳作的成果付之东流;在普通人的眼中,这是惊人的生产力浪费;而在经济学家眼中,这却是解开剩余价值方程的钥匙。今天,类似的充满悖论的对话依旧存在,只是这段对话换了战场。
“你晚上为什么不关机?”
“聊天软件可以积分,BT也可以下载MP3和电影啊。”
“这样不浪费吗?”
“都宽带包月了,我不做这些该做什么呀?”
煤太多了,工人却没有煤来烤火。网络宽了,却不知道在网上该做什么。这充满悖论的对话,也反映出一种别样的心态:能源丰富了,网络宽了,软硬件功能丰富了,我们也大可不必计较太多了,IT浪费似乎也因此变得顺理成章,甚至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宏观到微观,从软件到硬件,从前台到后台,从单机到互联网。它会不会导致新一波IT危机?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今天,IT浪费无疑已经成为高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关链接
美国《2005能源政策法》
2005年8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5能源政策法》。该法全文长达1724页,确定的各项能源政策和这些政策的每一个具体方面都有一连串的条款相呼应,并明确了主管部门、财政措施、相关目标和法律责任。
该法涉及总额高达145亿美元的各种激励措施。对于普通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该法也设立了许多经济奖励条款。例如:为了鼓励公众使用太阳能,该法规定凡是安装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发电设备的房主都可以获得最多2000美元的减税待遇。但是,如果安装太阳能设备是为了给自家的游泳池加温,则不能享受这种免税待遇。
日本《节约能源法》
1979年,日本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1998年,日本在修改《节约能源法》时导入“领先原则”,要求新开发的汽车、家电等的节能性能必须超过现已商品化的同类产品中节能性能最好的产品。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企业必须以每年1%的速度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还提高了复印机、计算机、磁盘驱动装置等产品的节能标准。
如果企业达到节能标准,或采用节能产品,可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减免税赋的优惠。如果企业未达到节能标准,并不能遵照有关部门的意见改进,可以对企业进行曝光,并处以10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No.1 伪无纸化办公
办公耗材:伪无纸化办公的秘密
鼠标轻点之间,却造成了上亿吨纸张的付之东流。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无纸化办公”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然而,结果却着实让人沮丧:从1992年至2002年,全球纸张和卡纸的消耗量从2.5亿吨上升到3.25亿吨。推行无纸化办公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无纸化办公”大都沦落为“伪无纸化办公”,初衷是节约的无纸化办公行动结果可能导致了更多的浪费!在网络办公技术日渐成熟的同时,打印机的销售量也连创历史纪录,打印机专用纸张的消费也连年呈现快速攀升态势。据统计,一个现代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平均一天的纸张消耗量大约是20张A4纸。如果一般的公文能用电子版交流,纸张能双面使用,多用再生纸,人均纸张消费可以降低一半以上。首钢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郭雨春认为,无纸化办公形同虚设的根源在于 “企业员工还没有节约的责任心和意识,从有纸办公到无纸办公是个质变过程,如果拔苗助长,很容易引起员工的逆反心理。”成功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单位往往也只能在规模较小的单位实行。
No.2 耗能设备
设备节能:你用“小排量”PC了吗
如果把符合节能产品规定的设备称为“小排量”,你是否意识到从自身用起可以节约几亿度电能?
我国政府正在提倡优先采购节能产品,你是否跟上了政府的步伐?《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还给出了关于计算机节能的指标:计算机在关闭方式下的单位时间能耗值小于等于3W;在睡眠方式下小于等于10W;显示器在主机待机和关闭状态下小于等于2W。目前市面上主推的计算机产品关机功耗均在5W左右。假设每台计算机每天工作6小时,待机2小时,关机16小时,按照美国《计算机行业年鉴》发表的我国PC拥有量5299万台来计算,每年仅关机一项可以节约用电6.2亿度。
其实,许多IT系统还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外围设备等,由于互联网的需求,一般都是全年全天开机,消耗的电量相当可观。节约能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和机构也非常重视计算机系统用电成本。于是除了PC外,还出现了皓龙(Opteron)处理器等各种“小排量”IT设备,其功耗仅在35~95W之间,一般产品的功耗则在103~130W之间。
No.3 IP地址浪费
耗尽IP地址:网上的无业游民
根据目前IPv4地址的消耗率,APNIC互联网研究科学家预测,IPv4地址只能最多继续供应15~20年。
“当26个中国人分享一个IP地址的时候,1个美国人却享有6个IP地址。”我国电信标准化局局长赵厚麟的这席话足以表明中国在IPv4时代的窘境。即使是在未来的IPv6时代,13亿中国人在全球互联网地址资源库中占有的IP地址数量也不足全部资源的2%。
我国目前只有相当于美国的4个大学的IP地址数量。如此宝贵的IP地址资源,在国内的使用中却存在着很大的浪费。
很多地区的电信部门以及ISP在为用户接入的时候,给普通用户也规划了真实的IP地址。另一方面,在网络服务器的IP地址分配上也存在着惊人的浪费。企业服务器托管在数据中心,一般会提供一个IP地址,如果企业服务器有多台,似乎就应当占用多个IP地址。有网络专家呼吁,其实企业完全可以采用反向NAT技术节约IP地址。
如果有限的IP地址用光了,我们就如同失去了身份证,将被互联网的世界永久抛弃。
[page]
No.4 从不关机
节能习惯:你关机了没有
如果人人都可以轻按按钮,关上IT设备的电源,至少可以为国家挽回12亿度电的损失!
有人认为,计算机每天一次的关机和开机比计算机一直开着所造成的损害大,有的则是因为日前风行的网络在线工具练级曾规定在线时间越长,ID级别越高,不少用户把计算机的无谓开机时间变长,甚至不关机。目前广受争议的即时聊天工具QQ也在最近修改了经验值的计算方法,以挽回消耗电能的负面影响。虽然全天候开机的人是少数,但关机不关显示器和打印机电源的却大有人在,哪知道这也将造成巨大的电能浪费。因为显示器或者打印机在关闭输入信号后,依然要耗费电能。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算过这样一笔账,一台显示器或打印机的待机功耗在5瓦左右,如每晚待机10小时,全年耗电为36.5度。对于个人而言,可能只是不起眼的几十元钱,但按目前国内办公用电脑、打印机的保有量,每年浪费的电将达12亿多度。如果按每家每月平均用电75度计算,可以为130多万个家庭,也就是可以为一个近40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一年的生活用电。
No.5 IT垃圾
IT垃圾:谁为250亿美元买单
有专家预测,如果不能尽快遏制病毒和垃圾邮件,全球互联网系统有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在两年内崩溃。
欧盟的一项调查表明,垃圾邮件每年给欧洲造成超过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给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高达250亿美元。
今年7月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用户每周收发的邮件数分别为5.2封和3.7封,而收到的垃圾邮件数则高达9.3封。
垃圾邮件带来的浪费是无穷的。首先,它浪费了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网络资源,一般处理1封垃圾邮件需要至少10秒钟时间,如果每天收到9.3封垃圾邮件,就得花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处理。虽然每个人阅读一封邮件的时间非常短,但是全球有数以亿计的网民都在广泛地使用电子邮件,这样算来,浪费的时间何等惊人。
同样,垃圾短信对电信费用也造成了大量的损失和浪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秘书长李欲晓介绍,由于垃圾邮件具有国际性,我国一些电信部门的IP地址也曾因此被国外ISP封杀,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No.6 功能浪费
功能浪费:进化论失灵IT业
可曾想过,在你身边有多少IT设备的功能从未使用过?“用尽废退”是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观点,然而它在IT世界却失灵了。
曾几何时,手机的WAP上网功能作为响亮的卖点帮助手机卖出了高价,而多数用户直到手机报废之际也没有用过一次WAP,白白浪费了银子。目前手机的功能更是花样繁多,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只能为没用的功能买单。在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最近的一个用户调查中,多达18.2%的用户认为影响自己购买商务手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功能浪费绝非手机这一例,软件产品功能浪费的现象也不少见。部分垄断软件产品的价格不菲,又由于采用套件方式,只能让用户为所有功能买单,其实用户通常使用到的功能还不到其中的20%,用不着的模块随即成为资源浪费的大户,不仅造成了功能浪费,日后还可能继续为升级买单。金山副总裁葛珂也认为,关键在于,升级的功能是出于商业利益还是用户的实际需要。对于功能浪费,无论是商家出售还是用户买单都按照功能需求来定制服务,所谓“软件就是服务”其实也包含这个概念。
No.7 盲目升级采购
升级采购:大马拉小车
崭新的奔腾4品牌机已经沦为高级打字机,这样的面子工程并不少见。
对当前商用笔记本来说,主流的应用不外乎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及演示、IE网页浏览及信息查询,再加上QQ、MSN等一些即时通讯软件等。要流畅地运行这些软件,一台基于奔腾3处理器的电脑即可胜任。
IBM的一份统计表明,目前大多数PC中有95%的性能没有使用到,这种情况在商务用机中尤为突出,因为很多单位的IT建设都只是“面子工程”。
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公司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郭雨春一针见血地比喻到,很多企业上ERP项目就是“大马拉小车”: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切实需求就纷纷上马大而全的ERP系统,最终用得好的模块就那么几个,攀比严重,而不管是否实用。有的公司的服务器、计算机、网络设备可能只用到了10%的功能。
他指出,并非买的设备越先进,信息化水平就越高,而要看实际的应用效果情况,毕竟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
[page]
No.8 滥用宽带
滥用带宽:重回窄带的日子
很多网民都对以前通过电话拨号上网的痛苦经历不堪回首:窄带时代下载软件的苦苦等候,播放网络流媒体时的欲罢不能……而滥用BT下载造成的带宽浪费可能让你重回窄带的日子!
据悉,教育网到公众网的带宽大约有60%到80%的流量被BT占据,以至于数次扩容的效果都不明显,访问国外网站的速度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据Jupiter Media Metrix公司统计,绝大多数员工都在利用公司内部互联网接入,下载P2P文件,这甚至是导致美国人在家上网比例不足17%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的企业中,同样有很多企业员工在工作时顺便用BT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由此造成的网络浪费资源可能让企业的网络关键应用受到严重影响,如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被延迟,数据上传速度减缓。企业网的外联带宽是需要向ISP购买的,如果购买的带宽被BT下载或MP3下载等非关键流量充满,其它的数据包就只能排队等候,企业花费大量资金购买了带宽结果却只能得到窄带的应用效率。
No.9 废旧产品闲置
废旧产品回收:你到底有几部手机
你身边有几部闲置手机,企业中又有多少闲置的IT设备,面对埋没其中的贵重金属,是继续让他们成为电子垃圾,还是重新回收利用?
记者随机调查了身边的10位同事,发现有一位同事家里闲置手机三部,七位同事闲置了手机一到两部,只有两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同事没有闲置手机。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平均每年淘汰手机近7000万部。PCHOME.NET在今年年初就“人们如何处理淘汰的手机”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主办方共收到有效问卷11491份。调查结果显示,61%接受调查者选择将手手机闲置家中,21%选择在线网站交易,16%选择网下拍卖,而2%的用户将手机随意丢弃。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铁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废旧电器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如金、银、铜、铂等贵金属。每一吨废旧电子板卡,就可以分离出450克左右的黄金。在没有正确有效的电子产品回收措施、回收渠道前,大量的财富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不仅是手机,PC、MP3、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产品也同样面临着遭淘汰后向何处去的问题。电子商务网站eBay的计算机高管Stephani Regalia认为:“在以后的三年中,4亿以上的PC会被淘汰,另外,一部手机的平均使用寿命约是18个月。75%被淘汰的PC和手机被闲置在办公室或家里的车库、储藏室等处。只有15%的美国人知道如何正确处置电子垃圾。”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也表示,目前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与再利用现状,与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准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应建设国家和省市级回收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示范企业,加快建立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
记者手记
浪费创造价值?
回忆十年前??那个用比特来计算网费的年代,人们上网的时候身边总不忘带上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在宝贵的上网时间里要完成的事情,10分钟、不足200K的流量,就可以把一天需要处理的事物分批次做好。而10分钟在今天,可能只是你面对互联网上花花绿绿的广告发呆的瞬间而已。
在资源极大丰富的信息时代,高投入真的换来了高生产率和高利用率吗?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在高性能的硬件、功能繁复的应用、带宽翻番的互联网面前不知所措的自己,迷失在一个又一个的悖论里,节约、适用这些字眼却在视线中渐行渐远。
不可否认,IT更多时候是依靠高科技拉动产业需求,用新技术引领用户导向。IT永远生活在一个生死时速的年代,在信息技术的字典里,我们缺少的永远不是创新、速度、功能……没有宽带网络,我们不会想到视频电话;没有商业智能技术,我们的大型超市还会停留在货品无规律摆放的阶段。而这一场盛宴的背后,高速增长的经济不应该以高能耗和低附加值为代价,在倡导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信息产业要通过自身的技术拉动其他产业的生产率,同时自身的节流也被放在一样的高度。在我们对诸如电能、带宽等显性IT浪费现象广发通缉的同时,也为那些因为显性浪费而引发的时间、资金、功能、投资回报的损失而鸣响警钟。但我们所列举的IT浪费“九宗罪”,并不是鼓励无条件的节约。毕竟,让你今天去采购一台486电脑来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因为没有需求而要用噱头制造需求;因为没有利润而要加上华而不实的功能,与其说是IT创造了价值,不如说是浪费创造了价值。
在我们经历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30年里,并不乏那些新技术创造了巨大价值的例子:手持应用、实时协作、POS……杜绝浪费黑洞恰恰可以发挥出IT产业的真正魅力:用技术提高效率,用应用拉动业务创新,用产品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在笔者看来,这正是倡导IT节约的精髓:它不是鼓励你生活在落后、低速、功能简单的信息世界里,而是促使你去用节约适用的准绳去思考更多的疑惑。
中国计算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