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病毒把杀毒软件毒死(杀除)了

是啊!病毒被杀毒软件杀除了。哎,什么? 什么?杀毒软件(程序)被病毒毒死(杀除)了??这可能吗!是我们看错了还是Debug打错了 ?--------没错,我们都没错;都是病毒惹的祸:)!!
我们都知道,病毒是人为编制出来对计算机实施传播和破坏的程序。而杀毒软件是由反病毒厂商编写出来的专门用来检测和清除病毒的程序。它们二者之间是杀除与被杀除的关系!(杀毒软件杀病毒)到今天它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逆转,已有病毒专门破坏杀毒软件(安全软件)了!请看:
我们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病毒或者新病毒冲破防火墙防线进入你的计算机。驻入进你的内存中,于是乎病毒大势感染,感染一切可以感染的文件------内存中的文件首当其冲。如果我们马上运行反病毒程序来检测(或者杀毒软件正在运行),这时很有可能把我们的杀毒软件也感染!(注:发现病毒感染或破坏时,最好不要马上运行杀毒程序来检测!还是用DOS杀毒盘干净引导后查毒!NTFS格式也可以在DOS下检测-----可瑞星2002版此功能)但是病毒的潜伏性决定了病毒不会马上破坏被感染的文件(这也是病毒的高明之处,藏的越久,感染的越多,破坏的也越多)。这种情况也只叫杀毒软件被病毒感染了!那什么叫“杀毒软件被病毒杀除了”?让我们来看看近一段时间出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新病毒(木马)吧!
1. 针对天网防火墙的黑毒克星和NoSkyNet!这两个软件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巧(只有几K大小)隐蔽。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们专门针对天网防火墙的漏洞,对天网进行破(当然也指正在运行的天网)。并且在天网被破坏殆尽后,居然还能让天网防火墙在任务栏正常显示 图标!具有极大的的危害性和欺骗性。
2. 具有出色多进程监控功能的黑洞2001!随着计算机用户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都安装了网络防火墙和能杀除木马的反病毒软件,木马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生存,木马开发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让木马服务端定时刷新进程。如果发现其中的进程名称与其事先定义好的相符合,就将这个进程关闭,如果这个被关闭的进程恰巧就是防火墙或反病毒软件的话……!黑洞2001可以预定义长达99个英文字符,完全可以将你可能会用到的(病毒或网络+病毒)防火墙都定义到其中,从而可将这些防火墙全部关闭。
3.能真正关闭病毒防火墙的“广外女生”!“广外女生”可谓鼎鼎大名,已有众多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并且在反病毒论坛中有多帖讨论过它!它也是利用了同黑洞2001的相似原理,在机器感染后自动终止一些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进程“杀除反病毒软件”来保护自己。也正是因为这点使它出道不久就声名大噪!
4.“网络神偷”的服务端运行原理跟一般的远程控制程序不同,它利用“反弹端口”原理——服务端(被控制端)主动连接客户端(控制端),而且做得甚至比一般的黑客软件还要隐蔽,监听端口开在用来提供网页浏览服务的80端口,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端口扫描软件检查自己的端口,也难以发现。而控制端发给服务端的数据是通过一个第三方如个主页空间来实现的,控制端通过FTP写主页空间上的一个文件,而服务端定期用HTTP协议读取这个文件内容,当发现客户端让自己开始连接时,就主动连接。这样,控制端就可以穿过采取普通防护级别的防火墙,对被控端进行访问,甚至还能访问局域网内部的电脑。这也就是说,通过它就可以不经允许或者说在对方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别人的电脑为所欲为了,就象在使用自己电脑一样。此软件同样具有杀出进程的功能!
无论新病毒多神通广大,传播多广破坏多大,但都会被控制住,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杀毒软注!
2.到目前为止,我发现对瑞星2002误报有毒的问题还存在!KILL、PC-Cillin、NAV等仍误报不断!都是集中在Virus.def---报瑞星病毒库有毒,希望瑞星公司对病毒代码的描述上做一点改变,或是用相关的手段请有关软件停止误报!虽然我们明知是误报,但时时的报警总让人心烦!并且会使一些新用户产生误解,这肯定对瑞星是不利的!
3.这一段时间上网经常遇到JS.Trojan.Seeker-based病毒(木马)------网页中,瑞星可能是没有收集到此病毒代码!请注意收集,www.hao222.net--------------此网页中可能含有此病毒!
4.我中了一种“新病毒”!试遍了所有最新杀毒都无法解决:)!我在为我的速龙3000加了一个586的风扇后,运行两个稍大点儿的程序就出现蓝屏(128M内存),提示系统资源严重不足!软件也出现些怪问题,我还以为是中了病毒!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无意之中关闭这个“土制”显卡风扇,问题得以解决!呵呵!我真的是中毒太深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希望大家不要闹我这种笑话!(由于在家上网速太慢,所以借了十多张软盘到网吧升级!现在想来我都觉的好笑:——)可把我升苦了)

Published At
Categories with 网络技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