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登陆中国银行的官方网站,会在左上角发现一条不太起眼的声明:“敬告广大客户,中国银行目前唯一使用的国际互联网门户网站地址为: www.bank-of-china.com ”。有人建立了一个仿冒的中国银行网站,试图骗取该银行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中国银行发表了上述声明,并报告了公安机关,目前假冒网站已不能登陆。
这是骗子们进行网络诈骗的最新案例之一。记者从国内权威信息安全厂商瑞星公司了解到,前不久国内数家著名证券商也曾面临同样的尴尬,骗子们用木马病毒窃取了股民的网络交易账号,对他们的股票账户进行恶意操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这种情况的发生绝非偶然,最近我们截获的窃取银行资料的病毒也大幅增加。星期一一天就有两个偷银行密码的病毒‘婴孩’(Worm.Baby.a)和‘邦威’(Worm.Banwor.a)被截获,‘邦威’病毒甚至利用了“冲击波”病毒利用过的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危害很大。”瑞星反病毒专家蔡骏介绍说,“现在网络骗子们不仅仅利用一种手段进行犯罪,他们会综合利用建立伪造的著名网站、散播木马病毒、通过手机短信诱骗人们上当等多种手段加强欺骗效果。”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中国银行网站被仿冒的事件里,骗子们就是先通过手机短信群发诱惑性信息,欺骗用户登陆假冒网站进行诈骗的。蔡骏分析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针对股民、网络银行、网上购物用户的诈骗将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得到遏制需多方努力。
瑞星安全专家提醒说,用户不应轻信来自电子邮件、聊天室和陌生手机短信的促销、中奖信息,上网要打好系统补丁和升级自己的杀毒软件;如果发现可疑的网站或促销行为,应尽快联系公安机关和相关专业公司,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