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专稿】虽然每年相关的正版软件销售商及国家有关部门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盗版软件的行动,但似乎仍然难以有效地阻击盗版软件市场的疯狂发展,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悖论。
直击盗版软件市场
根据国家版权局向全国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发出通知,在9月至10月期间开展集中打击盗版软件专项治理行动。
据了解,此次反盗版软件综合整治行动为期1个月,重点打击零售盗版软件光盘、电脑预装盗版软件和网上非法的软件下载。为此,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有些盗版软件商贩仍在游击战,早上在管理部门进行突击检查中,几乎所有盗版软件商贩都关闭了自己的门市。而下午例行检查过后,几乎都又把门市重新开了起来。但有不少商贩表示,现在国家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越来越大,经常都在进行检查。商贩们普遍认为盗版软件的路以后将越走越窄。
据了解,目前盗版软件主要是一些游戏类和常用的系统软件。一些较冷门的企业级软件产品,一般批量化生产的盗版者是不会涉及的。这些软件的正版基本都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有商贩告诉记者,如果是有人需要的话他可以用几千元的价格帮人“搞定”。
据他透露,他们是“系统操作”:一旦买主选定,有专人通过关系从正版软件商处“借”出买主需要的软件,然后由专门的程序员负责解密、制盘、压盘。为防止买主继续翻版,他们甚至在给买主的盗版上再“加密”。
记者询问该商贩对此次大规模打击盗版软件有何看法时,他的“见解”堪称与众不同,认为打击盗版在某种意义上对他们反而是件好事,因为批量盗版越少,风险就越大,他们的存在价值当然就越高。只是盗版将做得更加隐蔽。
盗版软件何以屡禁不止?
盗版软件历经十年左右的发展,软件品种越来越丰富,且推陈出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几乎与正版软件同步甚至更早,并且“产品线”越来越长,基本已经涵盖了所有通用软件,以及MP3等其他媒体内容。
盗版屡禁不止最大的原因当然是价格,中国用户面临的尴尬是,买得起电脑但用不起软件,同样一种软件,正版软件店很可能每天卖一两张,而盗版软件一天则可以销掉几十张。因此,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正版软件。
盗版软件之所以畅销除了价格便宜外,还有如下原因:一是精选集成优质软件。盗版者把市场最畅销的软件精选集中在一张光盘上。二是正版软件拥有的售后服务体系为盗版者出售假冒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国软件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已初具雏形,拥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去年软件销售总额约几百亿元,但这一数字还不到国际市场的1%。国产软件基本没有进入国际市场,而国内市场中系统软件和大部分支撑软件被外国厂商垄断。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认为在诸多因素中,软件盗版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盗版,使软件企业无法收回投资,它相当于软件业的生物链在这一环节断了。而缺少资金又造成了无法吸引人才、软件的深度开发和升级难以为继,盗版已影响到软件企业的生死存亡。长此以往将使正版软件业遭受扼杀。
非法预装的利与弊
目前盗版主要形式有:仿冒他人软件产品并进行非法复制和销售、计算机硬件经销商在销售计算机时未经授权安装软件、未经授权通过网络销售软件或擅自将软件上载到网上提供给网络用户、最终用户侵犯著作权、通过“客户机-服务器的滥用”侵犯软件著作权等。有调查显示,39.1%的人认为最终用户盗版对软件企业发展造成的危害最大,其次是生产盗版软件(占30.1%),第三是销售盗版软件(占17.3%)。
最终用户盗版主要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其工作和生产经营的目的,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复制使用了享有著作权的软件产品的行为。其中包括直接在单位的计算机上安装使用盗版软件,只购买了一套正版软件却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安装到多台计算机上,或服务器的用户数量超出软件许可协议中规定的总数等。
而让人感到更为遗憾的是,这种行为在很多时候被人们所忽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
分析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无形资产的存在和价值。软件是知识的结晶,具有无形资产的特点,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无形的技术产品,其中包括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软件产品的价值。
另外,有人还总结了盗版软件的积极作用在于:它促进了电脑的销售和普及,使电脑一步步成为平民化产品,进入了千家万户。试想如果一台电脑所装软件的价格甚至还高于硬件的话,中国何时才会有今天3000万台电脑的市场保有量,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又不知会被延后多少年。反而言之,如果中国没有盗版软件,仅凭中国消费者微薄的收入,又怎能支付得起微软们那高昂的软件价格!?
因此,虽然每年相关的正版软件销售商及国家有关部门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盗版软件的行动,但似乎仍然难以有效地阻击盗版软件市场的发展,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悖论。
软件何时跳出盗版阴影?
有关人士认为,解决盗版软件问题必须要综合治理,应该从几方面入手:
加强保护软件著作的正面教育。由于盗版软件的最终用户涉及到大批企业、单位、个人,因而首先要进行盗版即是盗窃、购买盗版产品即是销赃的法律教育,提高人们对盗版软件的法律认识水平。
作为企业,应该学会在环境恶略的情况下生存,可以在行业软件或者系统集成方面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这些领域内,盗版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因此,国内软件企业也要学习国外软件企业拿起法律武器,用法律来寻求打击盗版软件的方法,维护自身企业的利益。
同时,国家有关部分也需要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一方面从源头抓起,打击盗版软件制造者,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正版软件的使用意识,“堵”“疏”并重才能真正消灭盗版现象。
另外,国家应尽快出台打击盗版软件的法律操作细则。据反映,我国现有的《计算机保护条例》只有30条原则性规定,缺乏相关的执法细则。例如,国外把贩卖使用盗版软件视为违法,而我国对贩卖者则是按经营比例轻度处罚。同时,对使用者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条款。
有识之士呼吁,应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活动。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支持经营性企业使用正版软件,使正版软件逐步占据主要市场,盗版软件由于没有市场而自行消失。
2000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18号文件),2001年7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为贯彻落实18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至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并转发了该“纲要”。2003年6月,国家版权局会同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了《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打击盗版软件工作安排的实施方案》。
据悉,9月8日发起的2003年打击软件盗版专项治理工作,即是实施方案的具体贯彻。据了解,此类打击盗版软件专项治理活动还将在每年持续下去。 (eNet特约记者申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