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制造中心外移 政客矛头直指中国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美国高达四分之一的半导体加工业务都转移到了中国和台湾等地低成本的加工厂,而华盛顿的一些政客正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遏制这种势头。

尽管生产中心的转移并未对美国在全球芯片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产生影响,但政治家们认为,这会削弱美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可能有利于中国。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似乎也赞同这种观点。全球芯片市场年销售额高达1,410亿美元,其中美国所占的份额为50%。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国防部电子设备顾问集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国防部在所有技术领域里的优势都在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其他国家在智慧资本和工业产能方面正在急起直追,这一点在微电子领域里体现得尤为明显。道琼斯通讯社通过总部位于美国的《制造及科技业报》获得了上述报告。

虽然迄今为止美国尚未采取任何行动,但一些决策者表示,需要采取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厂商将芯片制造业务留在美国国内,而不是外包给台湾和中国。

芯片行业自互联网泡沫破裂开始就步入了困境,2001年芯片销售额骤减32%,从此前一年的创纪录水平降至1,389亿美元。

为了度过难关,摩托罗拉等大公司关闭了美国的芯片工厂,并将生产任务外包到亚洲地区。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Dataquest的调查显示,截至2002年底的两年中,美国共关闭了72家芯片工厂,而全球其他国家共关闭了47家芯片工厂。同期内东亚地区新开了60家芯片厂,其中15家位于中国大陆,12家在台湾,而在美国的只有19家。

危害国家安全的说法或危言耸听

出于对美国本土晶片加工业萎缩的担忧,民主党参议员、总统候选人利伯曼(Joseph Lieberman)上月发出了一封致美国国防部的公开信,他在信中指出,考虑到半导体产业对于美军高科技优势的重要性,依靠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生产的集成电路,对于国家安全而言不是能让人接受的选择。

这种担忧或许有些危言耸听,因为美国的军用芯片都是在国内制造,同时美国本土的芯片工厂数量仍远远高于中国和台湾的总和。

不过仍有人担心,芯片制造业向海外转移会削弱美国在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导致美军失去技术上的优势,虽说尚无任何迹象表明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

激励措施有望留住芯片制造业

利伯曼呼吁美国政府与州和州以下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制定从州到联邦的系列税收减免优惠及其他激励措施,鼓励公司在美国设立新芯片工厂。

这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因为现代芯片工厂最大的成本在于设备。相比之下,中国拥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Gartner Dataquest驻香港的芯片行业分析师Dorothy Lai表示,亚洲各国所采取的激励措施都起到了作用,在美国也一样会起作用,但主要是在高端市场,因为那才是美国芯片行业的竞争力所在。

而眼下正是美国推出激励措施的大好时机。全球芯片市场正显示开始复苏的迹象,而德州仪器等一些美国公司最近刚刚宣布了设立新芯片工厂的计划。

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目前尚无任何一项激励措施进入立法程序。利伯曼的办公室指出,目前政府没有向国会提出任何与此有关的议案,而且似乎也没有任何相关的动议在酝酿中。

同时,随著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束,将芯片制造业务留在国内的呼声可能也会逐渐消退。在总统大选期间,中国往往会成为美国政客们攻击的目标,所涉及的议题从贸易逆差扩大到制造业工人失业、再到人权等问题不一而足,且批评者情绪激动、语言尖锐也不足为奇。

但这场辩论中最关键的还是美国军方的态度。如果他们认为中国日益提高的芯片生产能力对于美国构成威胁的话,他们的意见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智囊机构外国政策研究院(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的资深研究员Merrit T. Cooke指出,如果美国军方和国家安全机构的看法一致,那么它们将在关于美国半导体业务外流的辩论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Published At
Categories with 网络技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