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不算犯罪?大学生爆炒网上资源如何用?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今年亿唐网站查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分方式有变,原来的免费网上查询变成了手机收费查询,每次收费两元。但是,亿唐网服务密码近日被一名大学生破译,并制作成网页,通过各种途径在成都考生中广泛传播,使用这种方法不需要再交两元费用。

对这个攻破etang网CET考分查询密码的大学生的行为,大学生们持不同看法。川大学生朱某说:亿唐网“为难”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所以,攻破密码是抗议!另一些大学生认为,天下哪有免单的午餐,亿唐是企业,向广大考生提供信息服务应该获取合理回报,他们开通手机收费查询信息行为无可厚非,同学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行为将对企业和自身造成的危害。

网上的资源应不应该收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认为,网络就是为了共享资源而存在的,所以大部分的网上资源不应该用于收费。尤其有的网站从别处免费获得了一些资源,但又以垄断的形式向他人收取费用,这是不太合理的。

但多数人认为,网络企业服务收费无可厚非。四川成都中法律师事务所律师何佳林认为:按照相关法律,如果这名攻破亿唐网查分密码的大学生的行为造成了计算机瘫痪等公共网络安全的严重后果,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将受到公安机关网管部门处理,企业还可要求对他担负相应的民事责任。

是黑客还是犯罪?

在CNNIC 2003年1月,对中国普通因特网用户的调查中显示,23.4%的因特网用户认为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是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

北航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王先生说,黑客是hacker的中文译名,最初的概念其实是指沉迷于编程的人。因为在网络上攻击的人都是编程高手,所以后来就用这个词指代那些以攻破别人程序和密码为乐趣的网络高手。王先生认为,真正的黑客是不屑于破坏别人系统、窃取别人机密的,那样的人和抢银行没什么两样,不配称为黑客。真正的黑客只对过程本身有兴趣,而且有自身的道德和原则。但黑客制作的一些破解工具往往会被一些并非编程高手,怀有私心的人所利用,其实这样的人对网络安全危害性最大。王先生说,这种人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黑客,但现在人们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了。

什么样的网上密码比较安全?

北航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王先生告诉本主播,目前,人们在使用邮箱或留言板时所采用的密码是十分容易被破译的,尤其是8位数以下的数字,几乎零点几秒就可以被破译出来。所以他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自己的生日、电话做密码,和用户名一样的密码最好也不要使用,用英文单词或者短句做密码也比较容易被破译。比较安全的密码应该不少于8位,最好其中既有数字、字母,又有符号,或者用某些中文的汉语拼音缩写,这样的密码不太规则,不容易被破译。

另外,王先生特意提醒网友,在一些个人的小网站上的留言板上发言时,发言密码不要使用和自己邮箱一样的密码。因为网站的管理员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你的密码,如果网管缺乏职业道德,就很有可能进入你的邮箱。

犯罪并不都是面对面 网络犯罪越来越传统?

北京中允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饶峙认为,网络犯罪对于犯罪人和被侵害人来讲,面对面的交流很少甚至没有,有时被侵害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而侵害人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往往认识比较淡薄,有很多人侵害他人的原因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网络技术。饶峙说,网络犯罪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比如黑客黑掉某个银行的网站,银行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隐蔽性、智能性、连续性、无国界性及巨大的危害性是网络犯罪的特点。除了黑客袭击网站、利用网络进行金融诈骗之类的“网络犯罪”,一些通常被认为不可能通过网络进行的犯罪,如杀人、强奸,现在也可以通过网络空间间接地蔓延。

对付网络犯罪有什么高招?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顾建国提出了几条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依据的,计算机系统越安全可靠,违法犯罪的发案率就越低。既要增强广大网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自觉守法,同时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上自我防范能力。加强网络警察队伍建设,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目前,地市一级的网警队伍正在积极地组建,信息产业界的支持对于警方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极为重要,可以为警方提供和改善侦查手段和侦查技术,提高警方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Published At
Categories with 网络技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