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PC的流言很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们一一为您揭示。
磁铁可以破坏数据
对于那些古老的软盘,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把一块磁铁放在一张3.5英寸的软盘上,过了几秒钟,磁铁吸住了盘片,并且破坏了盘上的数据。
幸运的是,大多数目前的存储设备都不怕磁铁,例如SD、CF、SM、xD、MemoryStick等闪存卡和闪存盘。CompactFlash联盟主席Bill Frank认为:“在闪存中不存在任何带磁性的东西,所以磁铁做不了任何事情”,他还开玩笑说:“如果一块磁铁拥有足够强大的磁力使它能够干扰闪存上的电子信息,那么这块磁铁甚至可以把铁质从你的血液细胞中吸出来。”
同样,对于硬盘,只有实验室中的退磁器或者是那些专门被政府机构用于抹去介质中的数据的东西,才拥有足够强大的磁力从硬盘的盘片中抹除数据。硬盘制造商Seagate的一位技术支持工程师Bill Rudock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是不会因为磁铁而丢失数据的”,“实际上在每一块盘片中都存在一块磁体让磁头产生摆动。”
你想从一块硬盘上擦除你不想要的数据吗?不要让一块磁铁浪费你的精力,你可以简单地覆盖掉原先储存在介质中的数据。对于闪存,你可以用任何形式的数据填满它,例如很多你钟爱的照片。专家们通常可以通过某种手段从磁性介质中恢复一些被覆盖的数据,但对于闪存来说,一旦新数据覆盖了原有的数据,就意味全完了。
如果你不使用防静电腕带就进行计算机的修理工作,你将毁坏计算机的硬件。
我们已经建议过对防静电腕带的使用,但是一些技术员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从来没有穿戴过防静电腕带,我们商店的地板上铺的是地毯,而且我从来没有在机器外部触过电,”Jake Strouckel说,他是一名计算机修理技术员。“我曾经有碰到硬盘而受到电击的经历,但结果硬盘一点问题也没有。”“只要你拿着它们的边缘,而不是去碰有镀层的电子线路,你就会没事的。”
并不是说静电没有任何危险。尽管人们不能察觉到低于3000V的静电(顺便说一句,真正致命的是所通过的电流的强度,而不是电压),但对于一些脆弱的构件,例如CPU,只需要几百V的电压就足以让它们趴下。
在关于如何消除静电的建议中,有的富有幽默感但实际上很有效(把一个缝纫用的金属顶针戴在手指上,然后再让顶针接触一个金属的物体),有的却滑稽可笑:把你的鞋底用铝箔纸缠满。我们尝试了一下缠铝箔纸的方法,结果你都猜到了吧,当我们试图在地毯上走路时不幸摔倒了。
为了安全起见,请戴上防静电腕带,或者在你准备进行计算机内部的修理之前,先让你自己接地,你可以用一根接地的电线去接触计算机的框架,你也可以去触碰一些已经接地的金属的东西,比如下水管道。着你永远失去了旧的数据。
如果在Windows中还没有‘停止’一个USB设备就试图断开该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将非常危险。
当你在Windows中还没有‘停止’一个USB设备(可以通过点击在任务栏中的“删除硬件”图标来完成该操作)就物理地断开与该设备的连接,你的电脑会发出警告声并且通常会弹出一则消息来责怪你的做法,或者发出警告,你刚才的行为可能导致破坏保存在USB存储设备上的数据,甚至造成对硬件的物理破坏。
要想断开一个设备的连接,尤其当该设备正在读写数据的时候(USB闪存的制造商们通常会对这样的做法事先给予警告),我们应该非常谨慎,因为这样做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一个例子:一位PC World的编辑断开了一个外置USB硬盘与电脑的连接,可断开之前这个硬盘正在进行某些操作,结果他丢失了在硬盘上所有的数据并且破坏了硬盘本身。
如果能等到设备停止读写数据的时候才断开与它的连接,就不大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尽管Windows会对人们如此轻率的举动作出反应,但微软本身并没有对这些潜在的危险给以足够重视。微软告诉过我们,任何可能造成的破坏“取决于USB设备本身,但一般来说,断开一个USB外部设备的连接不会影响到系统本身。”
为了了解这样的行为是否有负面的影响,PC World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尝试着对一系列的USB设备进行插入和拔出的操作而没有事先在Windows中“停止”它们,这些设备包括一部数码相机、一台打印机、一个USB闪存和一台扫描仪。结果惟一发现的问题就是,当我们拔出然后马上又插回USB闪存的情况下,Windows就变得不能识别该闪存了。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在拔出设备后等几秒钟再把设备插回去。如果不行的话,重新启动系统。如果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运行“控制面板”中的“添加硬件向导来让Windows“看见”这个USB设备。
Cookie会跟踪您在互联网上做的每一件事情。
Cookie是应用于互联网站中的一个记录文件。当您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时,它会记录并搜集PC和用户信息,包括您的用户资料、所用电脑系统的资料和您所浏览过的网页资料等。
当Cookie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有一些网络使用者大惊失色,因为他们认为Cookie可以跟踪他们在网上的任何一个行动。这是错误的!
当然,当你在浏览网页的时候,Cookie可以完成一些有限的跟踪。而且有一些持续性强的Cookie能够追踪你在网页间的移动。举一个例子来说,DoubleClick是一个专门对用户进行有目标性的网页广告的公司,这个公司的Cookie用于跟踪你所浏览过的任何一个被DoubleClick所激活的网页,从而确保你不会看见重复出现的广告。
但是大多数的Cookie都远没有这么冒昧。比如说,Amazon.com所使用的一个Cookie是为了让用户能净化网页而设计的,当你转入其他的一些购物网站进行浏览时,这个Cookie是不会在意你做任何事情的。
如果你仍然对Cookie的存在有所担心,则可以在浏览器中关掉它,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许多网站无法访问。在IE中,点选“工具”中的“Internet选项”,点击“隐私”标签,然后再点击“高级”选项,在“覆盖自动cookie处理”前打勾就行了。
防毒软件真的可以一劳永逸么?
面对肆虐的病毒侵蚀,选择一套功能强大的防毒软件对于每个现代人来说显然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了。不过,即便是你选择的杀毒软件再优秀、再先进、再完美,它有多么智能的防毒、杀毒引擎,多么高深的病毒判别模式,也不要相信那些“自此可以彻底的高枕无忧”的鬼话。要知道病毒和防毒必定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关系。随时保持获得最新的病毒库/防毒引擎和各种系统补丁、注意防毒软件提示的任何信息(坚决避免放行任何你不确定的操作)、小心登录不明网站、不要轻易关闭防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即便是在某些程序提示和防毒软件有冲突,最好也不要这样做)、确保你的实时病毒监控功能始终开启(很多病毒已经学会如何巧妙地关闭它们了)、对网络上的一些确认信息提高警惕,做到这些你至少应该会比周围同事更安全些。
如果你没有关闭Windows就强行关闭计算机,可怕的事情将会发生。
不要去碰那个开关!根据微软公司的说法,如果你在没有先关闭Windows的情况下就强行关闭计算机,你的硬盘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磁盘碎片,磁盘上的文件可能会被破坏,并且你可能因此而丢失数据。
也许微软公司的警告存在一些水分,但是我们不必过分担心这样做会造成系统的冲击或是对Windows的伤害。我们做了一个非正式的测试,并且重复了30次:在没有事先关闭Windows的情况下强行关闭两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的系统是Window XP。在每一次测试中,我们都让一些Word、Outlook和Quicken的文档开着,并且让系统连接着互联网。
当我们重新开启每一台计算机后,我们运行Symantec公司的Norton Disk Doctor和Windows自带的Disk Checker来看看硬盘是否遭受到了一些坏的影响。我们重新打开了那些关机前还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并且重新让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上。
结果没有出现什么问题!Disk Doctor没有发现任何磁盘错误,而且我们的那些文件也和原来的保持一致——至少到最后一次保存的时候,但并不总是到最后一次修改的时候。Outlook恢复得很完美,Quicken也是一样(我们没有检查磁盘的碎片,因为一些硬盘专家告诉我们,整理磁盘碎片对如今那些较快速、容量较大的硬盘的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仍然对这样有所顾虑,那你可以更改“电源选项”的设置。在“控制面板”中打开“电源选项”选项,点击“高级”标签,在“电源按钮”选项卡下,选择“休眠”。现在,无论什么时候你按下机箱上的电源按钮,Windows将把自己保存在当前的状态下。随后再打开计算机的时候,Windows将被重新激活,恢复到你当时关机的状态下,而且要比系统正常启动所需的时间要少。